聊城市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 --------------------------------------------------------------------------------
一、明确“三个统一”,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以后,局党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年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布署,明确提出把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整个工作中做到了几个统一:统一组织领导。在市农资打假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张世杰同志任组长,由分管局长为副组长,以法规科、种子处、土肥站、药检所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 区)农业部门也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成立了相应组织;统一工作步骤和目标。确立以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为主要治理目标,抓好产品清查和市场监管;重要工作环节,做到统一行动,集中出击,严厉打击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坚持“五不放过”原则,重大案件统一由局党组集体决定;统一执法行为。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执法纪律培训,做到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统一持证上岗,做到“无证不上岗,上岗必有证”。明确执法岗位和执法人的执法责任,接管投诉案件一管到底。 二、广泛宣传动员,形成家喻户晓的社会氛围。2月下旬,聊城市市、县、乡各级农业部门利用各种手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一是将“农业部致全国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和农资法律法规宣传给农民群众;二是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进行重点部署,结合乡村农贸大集等活动进行宣传;三是利用宣传车、宣传单、电视讲话等形式,向农民传授识假辨假、依法维权等知识;四是组织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农资生产企业向农民推介优质农资,真正做到了打假扶优。在宣传活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宣传车辆5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2400余人次,展卖放心农资20余吨。五是选派了近800人次的技术人员下乡服务指导,提高了农民识假辨劣、正确使用农资的水平。 三、抓好源头治理,保持打击假劣农资的高压态势。 种子市场。一是突出检查重点。检查种子管理部门是否有执法违法现象;经营单位是否持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种子经销点是否有违法经营现象等;抓好玉米、棉花种子市场管理,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进行了重点管理,不经审定的品种一律不准发布广告和经营、推广。二是登记管理,源头治理。对全市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15家和100万以上的12家种子生产单位进行了登记管理,依法监督,严格种子抽检,保证质量落实。 肥料市场。对全市登记的46家肥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13家企业、16个品种依法进行了处理。同时还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产品数量26个,目前正在进一步化检中。 农药市场。一是严格农药市场准入,加大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力度。二是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农药产品的违法行为。对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或超范围经营的进行限期整改,对无照经营者会同工商部门予以取缔。三是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逐步建立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档案和信息管理平台。四是切实加强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监管,继续做好毒鼠强的清查收缴和防范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毒鼠强行为。五是坚持打扶结合。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同时,评选出了“最受欢迎农药企业”、“优秀经营业户”,让优质、放心农药占领农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