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当前广东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生态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必须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更有效发挥环保的先导、倒逼、优化功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阐述,具有深刻的理论性、鲜明的思想性和现实的针对性,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省和前沿阵地,肩负着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任,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排头兵。
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六个“紧紧围绕”进行部署,并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一是源头严防制度体系。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等。二是过程严管制度体系。包括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后果严惩制度体系。包括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环保市场、环保管理制度、区域联动、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二、深化环保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深化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改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必须合理布局深化改革的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时间表和路线图,在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当前我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生态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必须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更有效发挥环保的先导、倒逼、优化功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广东的主干线和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点也要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为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环保体制改革。 当前,广东省总体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逐步显露,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态环境要求,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三、扎实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创新 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一是科学协调水利、环保、土地、林业等部门,形成步调统一、统筹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合力。二是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增强操作性和约束力。三是健全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损害赔偿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通过责任追究、经济赔偿等制度,实现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的“三重落实”。四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抓紧完善与主体功能区配套的政策措施,限定不同区域的使用用途。按照“保底线、优布局、调结构、严标准”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珠三角、粤东西北不同区域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高效有序的市场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污染减排的效率。二是推动出台全省燃煤火电机组脱硝电价管理办法,稳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信贷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三是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培育环境损害社会化评估市场,探索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横向、公平补偿。四是建立环保产业规范运转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完善市场规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从严从紧推进全防全控,建立强力有序的综合监管体制。大气、水污染具有区域性、流域性特征,要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流域、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逐步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创新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环境监督执法机制,推进精细化、网格化环境监察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先进的环保信息平台,健全涵盖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网上环境管理政务系统,以信息化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