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发【福建】生物科技园
----是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航母
摘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福建“安发生物科技园”为例 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成长性、导向性等显著特征,是关系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趋向的产业:“安发生物科技园”项目的建设,为福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突出特色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扶持政策。
一、发展新兴产业的主要内涵和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国或地区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主要特征;
一是战略性。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创新性。新兴产业是产、学、研深度整合的产业,其技术是新的,产品是新的,需求是新的,它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是关联性,主要表现是产业链条长,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对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四是导向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未来经济发展重心的风向标,是引导人才聚集、资金投放、技术研发和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在“十二五”期间,福建要精心筛选、培养具有地域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未来3-5年之内在最有基础最优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迅速形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全省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二、福建新兴产业发展的“安发模式”
2005年5月,应福建省政府的邀请,安发国际集团斥资建立安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福建省重点引进的高科技生物医药龙头重点项目落户宁德东侨经济开发区,并建立“安发生物科技园”,占地125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亿人民币,一期投资已经超过3个亿。规划建设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中国分所、宁德市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大楼、符合GMP规范要求的天然药物、保健品生产车间,符合QS标准化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加工车间、符合GAP标准的原料种植示范基地,生物产业文化馆以及相关生产和科技交流、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项目,形成聚科学研究、示范种植、生物高科技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人才培训、出口创汇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安发国际(福建)生物科技园一期工程落成于2010年5月,自落成以后,项目发展态势良好,2010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上交税收700多万元。2011年二期工程投产后年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到2015年年产值预计将达到30亿元。并且规划201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安发集团已经在20多个省和政府签订协议建立GAP原料基地(银耳、香菇、绞股蓝、太子参、红豆杉、荔枝、枇杷、竹叶等)20多个,使用农林类加工原料达4000多吨,原料收购金额达到6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在商务部注册特许加盟连锁店已达400多家,市场将覆盖26个省市更大城市。成品和半成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安发生物科技园区的建设,不仅仅为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生物科学及生命工程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以及破解中医药高科技难题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标志着宁德乃至福建和全国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福建省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安发模式”的成功及其借鉴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战略高度考虑选择新兴产业。“安发模式”的成功首先在于立足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特色生物经济。“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民生和实现全面奔小康目标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计和和富裕。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着“三农”而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目前中国农村还比较落后、基础差、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素质不一,解决“三农”问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方向明确、抓住特色、因地制宜、方法独到、将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发展生物经济可解决如下问题:“三农”和脱贫致富问题;“农民工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各种工业的原料问题;各种生物资源的应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环保生态问题;生物产业链及工业多层次加工增值问题;生物应用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生物活性成分及复合配比的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生物科技产业目前在福建还属于紧缺产业,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对推动福建的“三农”发展以及解决农林牧副渔的原料问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次,抓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安发模式”的成功在于充分发挥福建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安发生物”董事局主席高益槐教授曾以新西兰“奇异果”和古田“食用菌”为例说明不同地理位置都有其特色的天然资源,也都有它们特有的应用价值和致富之路:
(1)奇异果是新西兰的特长,但其祖籍在中国,原名叫“猕猴桃”。新西兰引进之后,利用新科技改善了品种质量和产量,奇异果及其深加工产品成为当地和国际市场上的抢手产品,其产值占新西兰农业总产值的21%以上。2007年有2000多万箱奇异果出口中国。
(2)福建省古田县原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因为准确的应用该县独特的生物资源--食(药)用菌,成为科技兴农,脱贫奔小康的典型例子。“一朵菇”撑起了古田43万人民的致富之路,古田因此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除了闽东古田的食用菌、、灵芝、白木耳、猴头菇,拓荣的太子参、紫苏、福鼎的白茶等,闽西、闽北、闽南也都有发展生物经济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培养生物制药企业,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将推动福建省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三,产学研合作创新驱动新兴产业。
“安发模式”的成功还在于其科技实力和创新驱动。掌控安发国际(福建)生物科技园区项目建设投资的新西兰安发国际集团公司,是一家以专业研发和推广药用真菌、天然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药物为主导的健康产业集团。该公司拥有多项天然药物提取的国际专利,所产的天然药物和保健品因其优良的性能获得国际认可。集团具有完备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出任公司董事长的闽东籍华裔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教授系国际知名的真菌学家、医药营养学家。他带领安发国际集团,依托综合的科研实力,开展生物医药交流合作,指导各地中草药、食药真菌、天然植物、海洋生物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现正致力于加快成果转化和产品产业升级,生物科技园GMP生产基地、GAP种植基地、科技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随着安发生物科技公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将会为福建乃至中国农业、林业、畜牧业、海产业的原料深加工和未来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加工模式提供龙头和示范作用,也将会根据各地生物资源的品种特色,开发和带动各区域的经济。 (未完)待续
福建社会科学院
详情咨询我的QQ80559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