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远程容灾(http://www.expresscluster.net.cn/)备份平民化的相关内容,以下是文章的详细内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此篇文章,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些许的收获。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企业也逐步实现办公运营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记载着企业业务正常运转的大量重要数据被存放在存储终端中,这些重要数据记载着公司的系统文件、管理信息、技术文件和来往财务帐目,这些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对企业而言,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毁灭性后果。 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提到数据容灾备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增加预算,因为需要购买更多的主机、存储设备以及相应软件。那么,是不是构建一套容灾备份系统就需要架构高端的网络设备、硬件机器如软件系统呢?如何更科学有效的来考虑企业建设数据容灾备份项目的必要性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科学的衡量企业的容灾需求: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是指灾难发生后,从系统当机导致业务停顿之刻开始,到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 一般而言,RTO 时间越短,即意味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至可使用状态。虽然从管理的角度而言,RTO 时间越短越好,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成本的投入,即可能需要购买更快的存储设备或高可用性软件。 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其RTO 目标一般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各企业因业务发展规模的不同,其RTO 目标也会不尽相同。如上所说,RTO 目标越短,成本投入也越大。 各企业都有其在该发展阶段的单位时间赢利指数,确定了该指数后,就可以计算出业务停顿随时间而造成的损失大小。浪潮存储工程师建议,在企业有构建容灾系统的打算时,首先要找到对企业自身而言比较适合的RTO 目标,即在该目标定义下,用于灾难备份的投入应不大于对应的业务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