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对竞争性杂菌、寄生性病菌和害虫的滋生也同样有利。灵芝本身是一种含有丰富养分的真菌子实体, 是一些腐生性杂菌、寄生性病菌的良好基础。也是一些害虫的取食食物!生产过程中,杂菌、病菌和害虫常会大量发生,对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一、竞争性杂菌和病菌种类及防治 (一) 发生危害 生长在袋料、段木上的竞争性杂菌列:绿木菌、链孢菌、毛霉菌、青霉菌、黑根霉等,在培养料中与灵芝争夺养料、水分,影响子实体的形成。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可造成侵染性病害,菌丝萎缩死亡,被感染的子实体出现畸形、斑点、发粘、发臭等症状,降低了商品价值。 (二) 常见杂菌、病菌种类及形态 1、青霉菌 灵芝生产过程中,以绿色、青色为主。一般在28~32度高温条件下发生严重,常星点散布在菌袋表面,防治及时,一般能被灵芝菌丝包围后停止生长。 2、灰霉菌 菌落疏松,呈灰色。 3、白毛菌 菌落成银白色,菌丝生长十分旺盛,生长极为迅速,几天占领整个菌袋,发生在破损的菌袋上,并争夺养分,发生后,灵芝菌丝可在其后继续生长。 4、黑根霉 菌落初为白色,菌丝排列为疏松。 (三);灵芝栽培各时期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1、制种期 (A)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一般杂菌的 菌丝体与孢子经过常压100度,6 ~8小时,或1~2KG/平方厘米压力1小时能杀死。但个别耐高温的杂菌,不能杀死而引起污染。 (B)无菌操作不严格。 (C)菌袋及直接用具灭菌不彻底。 (D)培养基内部没有煮熟而潜伏杂菌 2、防治对策。 ①不用发霉的培养料,培养基要充分煮熟。培养基灭菌要彻底,瓶栽、袋料培养基常压100度不应少于10小时。②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③保持菌种培养室的清洁卫生,轻搬轻放培养基避免人为损坏而造成污染。 2、发菌阶段 (1)发病原因:所用原料潜伏存在各种杂菌,袋料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搬运过程中灭菌料袋破损,或扎口过松。 (2)防治对策。①选用无霉变培养料,避免栽培种内存在杂菌。②培养料中不要有锋利的物质,避免刺破袋子;扎紧两端口,彻底灭菌,在袋料搬运过程中,不要损伤塑料袋。③注意发菌室的卫生,清除杂物;室内利用甲醛熏蒸,喷石灰水,来苏儿等消毒。④袋料被杂菌污染后,立即调处另放并进行响应处理。 3、出芝阶段 出芝初期,原基形成阶段,是病虫害的最敏感期,除常见的属于真菌的杂菌和病原菌外,细菌等也可引起芝蕾腐烂。
⑴发病原因 ①剪口过大,菌丝细弱,缺乏抵抗力,增强了污染的机会②携带病菌的害虫,如蝇类、甲虫类、螨类等,将病菌带到子实体上,引起感染。③环境不清洁,通风及人走动导致病原菌孢子飞扬,引起感染。④袋栽的在喷水过程中,剪口处积水,为病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⑤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管理不善,造成原基表面细菌感染。 ⑵防治方法 ①注意培养棚里的卫生,减少病菌菌源。②剪口不当,不要直接向剪口处及原基上喷水。③隔离病袋,摘除病原籍,让其重新出芝。④有效的防治害虫,控制病山东冠县灵芝菌种厂 0635-5611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