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旗经济林场,来自国家林业局、自治区林业厅、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顶着草原上的烈日,专程来看文冠果,吸引大家的是:经济林场30~40年的小老头树,低改后成了果实累累的丰产林。 专家们在经济林林场文冠果试验地看到,2006年实施平茬、截干的近30亩文冠果林,枝条茂盛,每个枝条平均挂果5个左右,青色的像成人拳头般大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有一株经过截干的文冠果树,枝条呈开放式,挂果有100余颗。挂在枝头的文冠果,有的禁不住日晒,还裂开了小口,露出里面黝黑的种子。据介绍,每颗文冠果约有20粒种子,每1000粒种子质量约1千克,低改后,文冠果单株约产种子2~2.5公斤。 据翁牛特旗林业局副局长陈素梅介绍,翁旗自2006年开始进行文冠果成林抚育,通过平茬、截干、扩坑、浇水、施肥等措施,已完成抚育文冠果成林300亩。其中以平茬、截干等措施,2006年改造文冠果成林27亩,2007年改造273亩。陈素梅说,经过平茬、截干抚育后的文冠果成林,长势茂盛,两年就可结实,种子结实率和产量明显提高。270多亩低改林,明年就可以像这片试验林一样挂果了。 翁旗经济林场成立于1963年,以发展文冠果经济林为主,到1970年代,全旗共营造文冠果经济林7万多亩,1980年代,全旗开始大量收获文冠果,1982年仅经济林场文冠果产量就高达30万公斤。到1990年代,文冠果发展开始进入低谷,大量文冠果树遭砍伐,只有经济林场2.8万亩、红山林场0.2万亩文冠果得以保存,现在是国内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文冠果人工林。 在翁旗经济林场,和平茬截干硕果累累的试验地相比,大面积的现有林,树身虬曲,细枝小叶,鲜有挂果,当真是一副小老头树的相貌。翁旗大部分的文冠果林,由于多年缺乏抚育管理,土壤肥力下降,树型紊乱,树冠密闭,树势衰弱,导致开花多、结果少,或者果实小、落果严重等。 据调查,在翁旗2006年对27亩成林实施平茬、截干抚育试验,其中平茬344株,今年结实170株,结实率49.4%;截干191株,今年结实101株,结实率52.9%。而没有经过改造的文冠果成林结实率仅为20.1%,改造后的单株结实量是未改造的5倍以上。 2007年,“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翁旗实施,几近荒芜的文冠果经济林场重获生机。2007~2008年,翁旗建设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4万亩,作为全旗产业发展的重点,翁旗规划2010年发展文冠果生物柴油能源林20万亩,2015年达到50万亩,使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成为翁旗具有相当规模的主导产业。 翁牛特旗发展文冠果条件得天独厚。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部,全旗人均土地42亩,人均草场24亩,森林覆盖率27.91%,人均水资源2700 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 倍。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种子,翁旗经济林场加快了文冠果低产林改造。在北京林业大学、赤峰市林科所等科技支撑单位支持下,翁旗计划采取萌芽更新、剪枝整形、阔坑抚育、深松锄草、抚育间伐、施肥、浇水等措施改造低产林,3年建设文冠果采种基地1.5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