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鞋围条与围盖起梗的方法通常有二种,一是围盖滚边再对缝;二是围盖包缝围条。 围条起皱的形成:因为围条与围盖是通过手工缝合的,在缝合之前,围盖和围条上打有相同数量的孔眼。如果围条长度大于围盖长度,并将这些大出的量,平均分配为每个孔眼之间的间距,使围条孔眼的间距大于围盖孔眼的间距,这样经过缝合后,每个孔眼之间就形成了均匀的皱折。
(一)围条与围盖起梗的方法 1 .对缝起梗 为了外观清爽、整洁,通常将围盖滚边后,再与围条对缝,此时必然具有明显的梗子。为了使围条的毛茬不过分外露,在确定打眼的孔位时,使围盖眼位的边距稍稍大于围条眼位的边距。再加上围盖滚边使其边距进一步加大,所以,缝合后围条的毛茬势必有所隐藏。 一般对缝时,围盖应放出加工余量 2 ~ 3 ㎜,围条放出加工余量 3.5 ~ 4.5 ㎜,显然,所放出的加工余量就是眼位的边距。 2 .包缝起梗 包缝起梗的加工方法是:用围盖包住围条的边沿,然后再以手工缝合。 所以,围条应有一排孔眼。围盖应有二排孔眼。 一般地,围条孔眼的边距设计为 2.5 ~ 3 ㎜;围盖第一排孔眼的边距设计为 1.5 ㎜。因此,围盖第二排孔眼的边距应该用下列公式计算: 围盖第二排孔眼的边距 = 围盖第一排孔眼的边距 +2 ×围条眼位的边距 + 材料厚度 =1.5 ㎜ +2 × 2.5 ~ 3 ㎜ +2.5 ㎜ =9 ~ 10 ㎜ 实际使用时,考虑起皱的影响、里子的厚度等因素,围盖包缝量还需要加大 2 ~ 3 ㎜。所以围条放出加工余量 2.5 ~ 3 ㎜时,围盖放出加工余量应为 9 ~ 10 ㎜ +2 ~ 3 ㎜。
(二)围条起皱的方法 1 .确定围盖上的孔眼间距及数量 ( 1 )从围盖前端中心点开始,间距 4 ㎜确定一个眼位,直到口门处起皱控制点。 ( 2 )分别确定出内、外踝轮廓线上的孔眼数量。一般外踝孔眼数量比内踝多 1 ~ 2 个,围盖孔眼总数约 54 ~ 60 个,内、外踝各自的孔眼数量平均为 26 ~ 30 个。 2 .确定围条上的孔眼间距及数量 ( 1 )围条孔眼的间距应比围盖孔眼的间距增大 2 ㎜,经过缝合以后,增大的量就会形成皱褶,所以围条孔眼的间距应为 6 ㎜。 ( 2 )围条上的孔眼数量应与围盖上的孔眼数量相同。而且外踝围条与外踝围盖孔眼数量严格对应;内踝围条与内踝围盖孔眼数量严格对应。
( 3 )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前面制作包底围条样板时,得到的围条增长量,计算出围条孔眼间距应比围盖孔眼间距增大的理论数据,但是,还需要结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围条孔眼间距比围盖大出的实际数据。一般情况下,所得到的数据与前面第一条的设计规律基本相同,如有误差,则应通过跷度的转移来做适当的调整,保证样板良好的符楦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