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 型号/数量
地暖系统设计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
1)采用分户独立式热源或集中采暖负荷的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2℃计算。
2)在住宅中应用,应考虑家具遮挡等因素对散热量的影响,乘以适当修正系数。不同房间的计算覆盖率与单位面积应增加供热量,不同房间的计算覆盖率与单位面积应增加供热量的修正系数。
3)采用集中热源分户热计量或采用分户独立热源的住宅热负荷, 应考虑间歇供暖附加值和户间传热散热量,房间热负荷应按表计算。公共建筑如采用间歇供暖形式,对房间基本热负荷考虑一定的间歇供暖负荷修正。
4)垂直相邻房间,除顶层外,各层均应按房间采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确定房间所需散热量。
注意:
? 混凝土填充层
? 上下层都不是地面供暖房间
例如:顶层、公共建筑的门厅等。
房间的供热量应为向上的有效散热量和向下散热损失两部分叠加。
? 各层都采用地面供暖房间
例如:首层(土壤层)、中间层等。
既接受来自上层的房间的散热损失,又有向下层的散热损失,因此每层供热量可与房间应热负荷近似取相同值。
5)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为保证室温要求,设计时应尽量按散热量比石材低的木材板考虑,用户即使选用石材类做地面,也不会影响采暖效果。
6)为满足一户中各朝向房间室温的匀衡,耗热量计算中应考虑方向附加及附减,外墙多的房间,热损失多,加热管必然密些。南向中间房间热损失少,管间距必然大些。
7) 尽量考虑将生产冷水管布置在地板采暖结构层中,但应避免管相互穿越。
8) 合理划分环路区域,尽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9)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同一分集水器上管长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造成阴力失衡和管材浪费。对以独立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系统,应控制管长≤90m,以减少阻力,并特别注意阴力平衡和管内流速问题。
10)为保证地面不裂,管间距不得小于100mm,局部过密处在管上皮10mm处加钢丝网;为保障地温度均匀性,管间距不易大于350mm。
11)供回水温度宜小于60℃(最、大不超过70℃),供回水温差应小于10℃,系统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8MPa。
12)无论采用何种热源,地板采暖与供回水系统的温度、水量和所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匹配。
13) 应特别注意在设计选择参数时,PEX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否则会产生气塞现象。
14)根据规范,在长度超过6m~8m应设置膨胀缝材。每30m2~40m2应设膨胀缝材,但膨胀缝并不是越多越好,应合理设置。
15)确保地板采暖层的厚度(不包括面层厚度),住宅厚度为≥70mm(底层≥80mm),保温厚度20mm(底层厚度30mm),豆石混凝土厚度为50mm,管上皮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少于30mm。
16) 同地面标高应分别设置分集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不仅要便于安装检修,还要有足够的整体性与承压能力。1)绝热层及其受力:25厚苯板为绝热层以阻止热量向楼下传导、保证热量最、大限度向本用户传递。上粘25厚细石混凝土板块及其上面干铺的25厚细石混凝土板块,以固定地暖管、及时吸热蓄热、均匀传递给地面板,其中上面干铺的25厚细石混凝土板块更起到支承和传递荷载的作用,以免在家具等重荷载处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目前,许多在使用0.5厚左右的珍珠棉取代20厚苯板,不可取,因为0.5厚珍珠棉的热阻比20厚苯板小,加上负荷后珍珠棉极易被压缩,其热阻更达不到要求。为减小荷载作用下绝热层的沉降量,要求预制安装法中的苯板均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1.5~2.0MPa的耐压产品。2)缝隙的处理:安装时,苯板竖缝施以苯板胶挤密。模块及其上面的细石混凝土板块竖缝均用水泥扫缝密实。模块与其上的细石混凝土板块之间应铺设地暖专用纸地垫,这种地垫具有导热快、不变形、不产生毒气等特点,个别不平处可用低粘度腻子找平。地暖管与模块之间的缝隙用低粘度腻子密缝、找平,以隔绝空气、提高地暖管的耐老化能力。以上的密封处理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绝热性、传热性以及地暖管的耐老化能力;提高地面的整体性、坚固性又不难拆除以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