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 型号/数量
药材名 |
竹黄 |
拼 音 |
ZHU HUANG |
拉丁名 |
Stroma Shiraiae |
别 名 |
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天竹花、淡竹花、竹花、赤团子、淡菊花 |
类 别 |
化痰药 |
来 源 |
本品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usicola Henn.的子座。 |
药用部位 |
真菌竹黄的子座 |
采 收 |
清明前后采下。 |
加 工 |
晒干。 |
性味归经 |
甘,寒。归心、肝经。 |
功 能 |
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
主 治 |
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小儿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白带过多,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
贮 藏 |
置干燥处。 |
用药禁忌 |
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
主 产 地 |
四川、安徽、江苏、浙江 |
药材性状 |
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5~4cm,直径1~2cm。背面隆起,由不规则横沟,基部凹陷,常有残留竹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质疏松,易折断,断面略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色浅。气特异,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