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型号/数量
1.2 目前采用的定位方式
目前斜架车位置检测采用的大多是光电编码器装置(光码盘)、激光位移传感器、GNSS位置检测,具体表现如下:
1) 光电编码器装置,整套装置安装在驱动电机前部的一个金属壳体内,由盘状齿轮与卷扬机齿条啮合,通过驱动轴驱动编码器。盘状齿轮的圆周与卷扬机驱动小齿轮的圆周相同。编码器由传动齿轮自下而上通过减速机、联轴节驱动,实现卷扬机的位置检测,由于钢丝绳存在扰度,故长距离检测会存在比较大误差,相对定位的机械接触工作方式;
2) 激光位移传感器在不洁净环境会失去作用,轨道沉降导致车辆走行抖动会使反光板靶位不准,亦会导致位置检测不准,致命的是水下部分检测不到;
3) GNSS位置检测是利用GPS,北斗卫星定位,是相对定位,受天气环境影响大,致命的是水下部分检测不到。
这三种传感器在检测位置时多数为机械式、灵敏度低、寿命短、故障率高、可靠性低,操作繁锁,而且存在溜放环节(即失控区),致使半自动操作难以可靠稳定运行。由于斜架车是较大的设备,其惯性较大,在启动和停止时也是硬性的,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撞击和震动,噪音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有关零部件的寿命,易于损坏设备,由此设备精确位置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3 本系统采用的定位技术
本系统采用在梳式滑道上加装刻度标尺精确定位系统的检测技术,实现斜架车的位置精确检测。刻度标尺检测到的斜架车位置精度高,信号稳定可靠。在车辆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下船系统全联机自动运行方式,即只要满足启始条件,按下自动启动按钮,系统将全部自动运行,操作人员只起监控作用,当发生机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按自动停止或急停按钮,解除自动程控操作。
1.4 本系统采用的同步控制方式
目前大多数船厂采用人工观测,每台卷扬机旁设一操作工,通过对讲机、吹口哨、旗帜等方式来沟通执行操作,下放斜架车。这种传统原始的方法势必造成监测的精度不够和调控措施的滞后,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于大型船舶下水如果每个斜架车下移速度不同步,又无法及时调整,很容易导致船舶下水过程中斜架车的脱轨,影响船舶下水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大型船舶下水的安全可靠,必须对系统进行即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确保船舶下水时移动的同步性,最大限度的保证船舶的下水安全。本系统采用变频器和PLC程控系统。根据船体形状,每次升船(或放船)作业可指定任意台斜架车联合运行;在升船(或放船)运行过程中,要求船体的水平偏移度不超出允许范围;各种设备按要求进行同步动作,可实现远程操作、全程工作记录、监控、过载保护、自锁、互锁、互控启动,时间延迟及动作程序,并可进行远程、手动和自动功能切换,具有防止误操作功能。整个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同步纠偏控制,操作简单、可靠,节省劳动力特点。